顶点小说 > 历史小说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九百五七章 夏日闲暇


 对于李靖在“委员会”当中的“划水”行为,房俊很是感到可惜。

  房俊有自知之明,他虽然曾立下无数战功,但更多还是凭借超越时代的火器之威去碾压敌人,造成“代差”打击,这才取得一场又一场胜利。而论及兵法、韬略,当今之大唐,无出李靖、李积之右。

  而所谓的兵法、韬略,最根本在于“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看似容易,实则极难,不仅“知彼”难如登天,“知己”也并不容易,将领之能力、兵卒之战力、补给之程度、兵制之细节……每一样都能了如指掌,才能于战场之上灵活运用、克敌制胜。

  兵制改革,就需要这样“知己”之能人。

  可李靖大抵是因为年纪大了,已经没有多少开拓进取之心,与其夸夸其谈得罪人,还不如开会的时候划划水、回家含饴弄孙、闲暇之时著书立说……

  房俊觉得痛心疾首,如此满腹韬略、兵法无双之“军神”,自当燃烧自我、发出余辉,为大唐的煌煌盛世添砖加瓦,焉能这般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卫公之能,天下无出其右,此上天赐予大唐之宝藏也!吾辈立志于革除弊政、开创万世不拔之基业,正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卫公岂能敝帚自珍?”

  李靖喝着酒,一脸无奈:“老夫并未藏私啊,肚子里这点货都快掏干净了,每一回开会也都曾有意见提出,总不能让老夫去与懋功打对台吧?那不是老夫之性格。”

  说到底,这么多年之“雪藏”,使得他对政治斗争既感到深恶痛绝、又天然的畏如蛇蝎,自知自己在政治上的天赋基本为零,与白痴无异,所以下意识便规避任何与人争斗之可能。

  出主意可以,得罪人不干。

  都已经风烛残年了,满腔抱负俱化为乌有,只想着奉献最后一点余力便干干净净的退下去,怎愿意临走之前再留下恩怨呢?

  房俊规劝道:“并不是让您得罪人,可有些事总是要争论的,咱们对事不对人,何必这般小心翼翼?再者说来,就算得罪人又何妨?譬如英公,已近花甲之年,还能在朝堂之上几日?有我在,总能护得住你家子孙,最起码英公这辈子想要对你家下手绝无可能。”

  李靖陷入纠结。

  别看他战阵之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是对于“站队”这种事却极其抵触,因为严重缺乏这方面的天赋,这辈子“站队”就没对过几次,若非凭借当世无双的兵法韬略,怕是早已不知死了多少回,且要连累子孙……

  时至今日,“站队”早已成为他骨子里极为恐惧之事,不仅不知怎么站、甚至不想站。

  可身在朝堂,又岂能不站队?

  踟躇半晌,只得叹气道:“既然二郎如此说,老夫还有什么好害怕呢?就依你之言,往后有什么意见定然直言不讳。”

  他与房俊交情莫逆,却也知道不能仅凭交情便让房俊耗费资源在他退下去、甚至死去之后去维护他的子孙,身在朝堂,一切都要讲究政治,总要付出一些东西才能换来家族无忧。

  而现在他需要付出的,便是毫无保留的对于房俊的支持。

  抛去不愿得罪人、不愿站队这些外在因素,事实上他对于房俊的观点是很赞同的,倒也不至于太过为难……

  *****

  进入六月,科考在即,关中气温陡升,李承乾愈发觉得太极宫闷热

难耐、心情烦躁,于是换了一身常服,将李君羡带在身边,自承天门出宫,去往大慈恩寺消暑。

  大慈恩寺内既有前隋留下来的巨大槐树,又有建寺之时移栽的杨柳,场地空旷、清风徐徐,又是方外之地,想来最是消暑的好去处。

  孰料别人也是这么想的……

  骑着马在禁卫簇拥之下抵达大慈恩寺,一入山门,便被热闹的场景吓了一跳。来自天下各地的青衿学子络绎不绝,操持着各种口音呼朋引伴、大呼小叫,甚至偌大的广场上都有不下于数十学子支起画架、挥毫泼墨,整个大慈恩寺犹如集市一般。

  叫来知客僧询问一番,才知道由于天下学子赴京参加“礼部试”,这些学子绝大多数又是世家子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长途跋涉入京之后难以正常生活,所以家中便都派遣了随行的长随、侍女,少的三五人随行,多的甚至十几二十人随行,又有各地商贾趁机入京贩卖各种货殖,粗略估计十余万人涌入长安,导致客栈、旅舍爆满,甚至就连城外的驿站都人满为患。

  长安、万年两县迫于无奈,只得行文长安城内外各处寺庙、道馆,放开门禁、接纳学子,而大慈恩寺名声在外,且建筑恢弘、房舍众多,自然成为学子入住之首选……

  李承乾原本是打算来此佛门清净地消暑,可眼下行人如织、人声鼎沸,哪里还有消暑的心情?

  便打算打道回府。

  知客僧道:“越国公正在后殿竹林宴客,不知是否需要通禀,使其前来见驾?”

  李承乾奇道:“越国公宴请何人?”

  “多是书院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

  “不必他前来见驾,我自去见他,讨杯酒喝。”

  知客僧:“……”

  都知道以前房俊“简在帝心”,但最近君臣之间颇为不睦,可现在看陛下全无帝王矜持的样子,怕是传言有误吧?

  “前边带路吧。”

  “喏。”

  知客僧不敢多言,转身带着李承乾、李君羡一行绕过广场,自巨槐杨树之间的小路穿行,游人不多,很快来到后殿区域。

  但见一片竹林茂盛、风吹竹叶光影婆娑,一条溪水自林中蜿蜒穿流,十余人坐于岸边地席之上,浅斟慢饮、低声说话,时不时掀起一阵笑声,很是惬意悠闲……

  等李承乾到了近前,未及通禀,早有人发现,连带着房俊赶紧起身,上前鞠躬施礼。

  见礼之后,房俊邀请李承乾入席,亲手给李承乾斟酒,笑问道:“陛下政务繁冗、军机忙碌,怎有闲出宫游玩?”

  李承乾喝口酒,摇头叹气道:“以往先帝每每至入夏便出宫避暑,要么骊山行宫、要么九成宫,更在龙首原最高处修建大明宫……朕心有疑惑,须知帝王出京前呼后拥、劳民伤财,何至于此呢?现在朕年岁增长,才发现身在太极宫内每日都憋得喘不过气,天气越是炎热,日子越是难熬,只想寻一处临山傍水之所在好生松快松快。”

  房俊点点头,李唐皇族大抵都有家族病的,或是高血压,或是心脏病,气温越高越是难捱……

  “虽然勤政是好事,但龙体为重,时不时出宫游玩一番放松一下,好好休养。”

  李承乾无奈道:“可朕每一回出宫,御史言官便张牙舞爪咄咄逼人,仿佛朕就要成了只图享乐的昏君一般,头痛啊。”

  房俊笑道:“御史言官也是有任务的,往往不分对错、先喷为敬,陛下大可不必在意。”

  李承乾听他说得有趣,也笑起来,目光在面前十余个学子脸上扫过,笑着对岑长倩道:“朕看了各地乡试之排名,长倩高居邓州乡试第一,很是厉害啊!”

  对于这位贞观书院后起之秀、前宰相岑文本之侄,他的印象极佳,只不过对于本应站在文官一方、完全继承岑文本政治遗产却坚定不移跟随房俊脚步的少年,略感失望。

  如果与房俊切割,成为名符其实的“文官继承人”,他甚至愿意殿试之时直接点为状元,大力栽培、赋予厚望……

  岑长倩谦虚道:“侥幸而已,不敢当陛下夸赞。”

  李承乾点点头:“保持谦逊,当知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朕等着你在礼部试上一鸣惊人。”

  “多谢陛下!”

  李承乾又看向一旁的辛茂将:“听闻已经与许尚书千金喜结连理?哎呀呀,素闻许尚书喜好黄白之物,婚宴本应大肆收礼才对,朕都准备好了一份厚礼,孰料却如此低调在老家将闺女嫁出去,满朝文武皆未接到请柬,实在是令人意外啊。”

  许敬宗贪财之名朝野皆知,此番嫁女本应是大肆敛财的最佳时机,贞观勋臣、礼部尚书,先主持丈量天下田亩、后主持科举考试,可谓“仁和朝”第一红人,声威赫赫、权势大涨,任谁都以为必然趁机敛财。

  孰料许敬宗却一反常态,在老家低调主持女儿的婚礼……

  是丈量田亩、主持科举的过程中吃饱了,看不上收取礼金的仨瓜俩枣?

  还是彻底转了性?

  辛茂将有些羞赧,不好意思道:“启禀陛下,实在是学生家境贫寒,凑不出阔绰的彩礼,且学无所成、一文不名,唯恐丢了岳丈的颜面,这才苦苦央求低调成婚,假使他日有所进益,定要补办一场婚宴,不负岳丈之栽培。”

  李承乾颔首,这才对嘛,许敬宗万万不可能转了性子,原来是打算等到这个女婿科举高中、加官进爵,有了一定根基之后再补办婚宴,到那时候可集结许、辛两家之人脉,可比现在收礼金收得更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ddyueshu.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ddyuesh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