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战后清点
十八芝被赶到宫古岛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在这里自然无法再像以前在福建海峡那样便捷地获得各种补给,岛上的猪牛羊养得不多,平时就连郑芝龙自己都舍不得杀来吃,留着以备不时只需。不过此时十八芝已经定下了第二天便向海汉人投降,这些补给留着也只是白白留给海汉人,倒不如自己临走之前先吃个痛快。等明天成了海汉人的战俘,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吃得到荤腥了。
让海盗们有点遗憾的是当时从澎湖和台湾撤出时太过仓促,没能运走多少酒水,带到这边的美酒也早就消耗完了,现在这散伙饭只有拿略带酸涩的米酒和水果酒充数,未免不够尽兴。
席间有人悄悄来到郑芝龙身边向他报告,有小头目自行带了一帮人离开了营地,不知所踪。郑芝龙得知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淡然说了一句随他们去吧,并没有任何要追究的意思。
郑芝龙拍板做主向海汉人投降,这个决定在十八芝内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服从,仍有不少人希望能跟海汉硬刚到底,只是在多数人都选择了投降保命的这种形势下,极少数主战派即便跳出来也于事无补了。而选择在投降前夕出走,也是他们在最后一刻表明自己态度的唯一手段,即便以郑芝龙为首的十八芝降了,他们仍然不会就此服输。
但郑芝龙却知道这种挣扎很徒劳,他上午去海汉营中谈判与王汤姆谈判,也是第一次在近距离上见识了海汉民团军的真容。过去郑芝龙认为十八芝屡次败在兵力不如己方的海汉民团手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的武器装备性能差距太大,但他在参观过海汉军营和海汉军的日常出操训练之后,却发现自己过去真是错得厉害,这海汉民团军容军纪远非他过去所遇过的武装所能相比,不管是大明还是西方番鬼,其武装部队的状况都远不及这自称民团的海汉武装。相比之下,海汉这民团倒更像是职业军队,而那大明的官军反而像是业余性质的民间武装。
郑芝龙自己带兵多年,自然知道要训练出这种高水平的军容军纪有多大的难度,而拥有这些素质的军队在战场上会有怎样的表现,他已经不止一次切身体会过了。而且海汉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营地门口一溜烟排开了数十门大大小小的火炮,光是这个阵势就已经让郑芝龙在谈判之前心凉了半截。这样一支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职业军队,加上火力强大的武器装备,的确不是今时今日的十八芝能够抗衡的对象了。
在这种形势下,那些指望依靠小股武装继续反抗海汉的顽固分子,郑芝龙只会将其视作自寻死路了。人各有命,能够从海汉手中保下大多数人,他也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了。这些人既然一心赴死,郑芝龙也不想再费心去挽回他们了,到时候自会有海汉民团出手教他们做人。
翌日,已经被压缩到宫古岛南部的十八芝余党在各路头目的组织下,离开据点集中到一起,然后向预定的受降地点进发。虽然经过前几日的大战之后,十八芝已经有不少人在战斗中被俘被杀,但此番组织起来集体投降的人员仍然超过了三千人。当然这些人并不都是作战人员,其中一多半只是妇孺老幼而已。十八芝真正有战斗力的组成部分,至少有一半在去年的交战中被留在了福建海峡,没能撤到宫古岛来。即便郑芝龙不降,靠剩下这点力量也顶不住海汉太长的时间了。
受降地点是在岛南平原的一大片空旷的田地上。今年夏天收割了一季水稻之后,这片地区便空着没有进行耕种,面积足有四五百亩之大。海汉军在昨天便派出了部分武装人员部署在这里,今天更是加上了数门火炮,而且都是布置在十分显眼的地方,以确保来这里投降的人都能看到其存在,避免有些人事到临头还想搞点小动作。
海汉民团一营参加过多次海外作战和大规模行动,对于处理战事进程中数量庞大的战俘群体有着比较丰富的操作经验,在此之前已经准备好了各种锁链、绳索、扎带等工具,并预先划分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十八芝的人群抵达这里之后,首先便按照青壮和老弱妇孺进行了区分,让其进入划定的范围中等待下一步安排。
这两处区域之间还用两道路障和铁丝网隔离开来,中间相隔数丈之遥。这样做的原因是海汉军中没有足够多的女兵来对投降的妇孺一一搜身,为了避免十八芝利用妇孺将武器携带到战俘营中,就将其与临时羁押青壮俘虏的区域隔离开来,稍后再慢慢处理。而这种布置也能让俘虏们能够实时看到自己家人的状况,避免他们因为担心家人的人身安全而出现某些过激的反应。
海汉对付青壮俘虏的方式就没这么友好了,所有人必须先排队接受搜身,然后进入等候区,在那里有另一队士兵专门负责给俘虏们带上链式镣铐,每十人串成一队,以限制其行动能力。而小头目和各级头领则是单独收押,有专人将其押送往下一个地点。这些青壮俘虏会在稍后装船,然后运往千里之外的不同服刑地。而老弱妇孺则会在鉴别身份之后,拆分送去海汉的各个海外殖民地安置。
十八芝这些人的身份虽然不怎么干净,但其中大部分都是汉人,对于海汉在海外特别是南洋地区的殖民地来说,这些人还是具备了一定的价值,至少比那些从南洋甚至更遥远的中东和黑非洲运来的奴隶好使多了,也更符合执委会建立以汉人为主体的殖民地构想。不过这些人因为出身比较特殊,日后想要转化身份加入归化籍,可能所需的考察时间更长,考核条件也更为苛刻,或许其中一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不会有获得海汉籍的机会。
郑芝龙父子因为身份特殊,没有跟其他人一起接受处理,而是被单独带到了距此不远的大帐中面见王汤姆。父子俩一前一后,慢慢步入大帐中,然后在王汤姆面前跪伏到地上,以示臣服。
“都起来说话。”王汤姆并不打算为难这父子俩,虽然海汉与十八芝是敌对关系,郑芝龙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海汉所要对付的头等目标之一,但这种关系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十八芝选择投降之后,郑芝龙现在也就只是一名囚徒而已了。
相比昨天已经会过面的郑芝龙,王汤姆对他身后跟着的小孩郑福松更感兴趣。关于此人在历史上的种种功绩和后世评价,王汤姆已经从宁崎那里恶补了不少,光是“民族英雄”这个身份,就足以让人对其另眼相待了。
“看座。”或许是出于对郑福松的照顾,王汤姆居然很大度地让人端了两把椅子上来,让他们坐着回话。
“这就是你儿子郑福松?”王汤姆盯着小家伙问道。他注意到这小孩的眼神居然并没有回避自己,大概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份。
“正是犬子,日后还望王将军多加照顾。”郑芝龙连忙应道:“在下还有些东西呈上,望将军能过目。”
郑芝龙说完之后从怀中掏出一个信封,双手呈递给旁边的卫兵。王汤姆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却是厚厚一叠海汉银行发行的不记名银票,全是一千两一张,看厚度约莫有百张之多,也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你这是什么意思?”王汤姆轻轻晃了晃手上的信封:“贿赂我?”
“在下不敢!”郑芝龙应道:“犬子年幼无知,希望王将军能用这笔钱给他雇几个下人照料起居,请个好点的老师传道授业,多念些书总是有用的。”
“看不出你倒是慈父。”王汤姆不置可否的地笑了笑道。在原本历史中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因为是否降清而反目成仇,最后不愿降清的郑成功带着人马远走台湾自立门户,而选择降清的郑芝龙因为这个“逆子”的存在,一直都郁郁不得志,最后居然还因此而掉了脑袋。若是郑芝龙知道自己的结局,只怕早就把这坑爹熊孩子掐死了事了。
“这银子作充公处理。”王汤姆将信封交给旁边的亲卫,然后对郑芝龙道:“你也不用担心你儿子今后受苦,我们既然承诺了会抚养他长大,就会说到做到,他的生活和学习,我们自有安排,也不用你另外花钱了。”
“福松,还不赶紧谢过王将军?”郑芝龙虽然拿不准王汤姆的用心,但看起来似乎对自己儿子也的确没有恶意。这十万两银子最后送到谁手里是其次,只要能给郑福松铺出一条路让他好好活下去,那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郑福松从椅子上溜下来,又给王汤姆磕了一个头。王汤姆心道老子今天可是赚大发了,这民族英雄居然给自己磕了两次头,等下次回去胜利港的时候,这番经历可以拿出来好好吹嘘一下了。
当下王汤姆便命人将郑氏父子分别收押,那郑福松到了这个时候,意识到父子即将诀别,这才忍不住哭出声来。王汤姆看得心头不忍,上前摸了摸郑福松头顶,安慰道:“别哭了,以后还有很多机会见你父亲。”
在接收俘虏人员的同时,海汉也派出部队开始对宫古岛南部的十八芝大本营区域进行清查。尽管郑芝龙承诺了会将十八芝的资产交给海汉,但王汤姆可不会真相信他有这么老实,再说即便郑芝龙不搞事,他手下这么多人也未必都会照他说的去做,将钱财尽数交出来。
此外一部分不愿投降,依然藏匿在岛上的武装人员,也需要分兵去进行搜捕围剿。这些人虽然不可能影响到目前的战事走向,但不尽数除掉终究是个隐患。执委会想要的结果是十八芝彻底覆灭,不留下任何给其余党东山再起的机会。
至于宫古岛这个地方,海汉目前并没有将其占下来据为己有的意图。这个岛没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也算不上特别紧要,顶多就是当作一处岛屿殖民点来建设使用。但海汉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扩张速度太快,目前从福建到浙江的各处殖民地都还有大量的劳动力缺口,基层干部也还有不少空缺岗位需要人手填补,暂时没有精力去开辟一些战略意义不大的新殖民点。
执委会的打算是将其作为一个人情,先奉还给琉球国。当然这种奉还也不是全无条件,届时也会向琉球国提出通商要求。目前琉球王国是处于第二尚氏王朝时期,在第七代统治者尚宁王在位时遭受了日本萨摩藩岛津氏的入侵并沦为藩属国,每年向萨摩藩输送粮食8000石。目前琉球国在位的统治者是1621年登基的尚丰王,但像琉球这种国力羸弱的岛国政权,海汉将宫古岛交还与否,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在宫古岛的后续行动持续的时间远比战事进行的时间更长,兵力有限的海汉军要对面积超过150平方公里的宫古岛和紧邻的下地岛、伊良部岛、来间岛、池间岛、大神岛等岛屿进行清理,着实是费时费力的行动。而岛上的俘虏、大部分原住民,以及大量的物资,都需要用船运回海汉自己的地方去。届时交还给琉球国的,大概也就只是一个光秃秃的岛屿了。
海汉在宫古岛上缴获的财富就远不及去年在澎湖的收获了,主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十八芝撤到宫古岛之后生计日益艰难,不得不拿出了大量积蓄购买各种物资补给,一年下来消耗极大。等海汉民团大举攻入岛上的时候,十八芝其实也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就算不遭遇外敌也已经开始显露出颓势了,或许不会在短时间内自然消亡,但为了寻求资源,分裂成多个小规模武装团伙各自为战,几乎是必然会发生的状况。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ddyueshu.cc。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ddyueshu.cc